專訪廣東省交易控股集團謝江濤:數據價格由市場決定,數據交易所完成“數據議價”_即時 比分

核心提示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原標題:專訪謝江濤:數據價格由市場決定,數據交易所完成“數據議價”  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張雅婷 廣州報道  編者按:已然來臨的數字時代,數據是核心驅動要素。圍繞數據的開發利用,一場新的生產與認知革命正在展開。想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原標題:專訪謝江濤:數據價格由市場決定,數據交易所完成“數據議價”  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張雅婷 廣州報道  編者按:已然來臨的數字時代,數據是核心驅動要素。圍繞數據的開發利用,一場新的生產與認知革命正在展開。想要了解這個時代,必須要先認識數據。南方財經全媒體·21世紀經濟報道策劃了數據要素市場系列報道,以期為行業和社會公眾提供理解數據的敲門磚。  如果說,屬于數據交易的黃金時代已經開啟,那數據交易所則是這個時代的中心廣場,連接數據交易生態體系的各方。  作為國內最早布局數字經濟的省份之一,廣2022世界盃48隊東多年數字經濟規模位居全國第一。《2022年廣東省數字經濟工作要點》要求,依托現有交易場所建設省數據交易場所。  日前,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局長楊鵬飛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介紹,廣東數據交易所已進入籌建階段,將按照“省市共建、廣佛協同”總體工作思路打造新型數據交易場所,采用“一所多基地多平臺”體系架構建設運營,預計今年年底前將建成。  聚焦數據交易的標的、流程、定價、資產評估等交易環節中的熱點問題,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廣東省數據交易場所籌備單位——廣東省交易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首席信息官謝江濤,詳談數據交易場所建設過程中的困境與探索。謝江濤同時擔任華南國際數據交易公司董事長,自2018年起負責省數據要素交易平臺籌建的相關工作。  數據應從要素到資產  《21財經》:數據要素化面臨數據資產地位尚未確立的問題,你如何理解數據向資產轉化?  謝江濤: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若要和其他要素一樣參與流通、交易,其前提是數據的資產化。  數據很特殊,它的存在方式和價值體現都有別于傳統意義上的有形資產無形資產。尤其是數據資產的價值,需結合特定應用場景、獲取的難易程度、時效性和未來預期的收益等多重因素進行評估。數據資產的評估目前仍有很多需要完善的方面,在沒有形成資產屬性前,它難以進入到財務報表。這是目前影響其流通性的現實難題。  數據從要素轉化為資產,可以將其路徑概括為“數據要素化—要素產品化—產品資產化—資產資本化”的過程。數據資源經挖掘成為具有開發意義的要素;數據要素經加工治理、開發應用,形成數據產品;數據產品經確權登記進入市場化流通交易,反映出其價值形成資產;數據資產被賦予各種金融屬性,最世足晉級終實現數據資產的資本化。  《21財經》:哪些數據能夠申請交易資格認定?能夠加工成數據產品的原始數據需要滿足哪些特性?  謝江濤:目前數據交易標的大致分為:原始數據、經加工處理的數據產品、數據治理及其他相關服務。  能夠加工或交易的數據或產品,前提是合法合規,其來源和獲得途徑等都必須是合法的。合法是底線,不可觸碰。國家和廣東省發布的相關法律法規,包括《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和《廣東省公共數據管理條例》等,都對數據安全有明確規范。不符合法律規范的、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個人隱私的數據,不能交易。  合規是邊界,不容逾越。金融、行業、國資、屬地等監管部門都對數據合規有明確規范。數據源是否可清晰授權、可追溯,權屬單位是否知情,使用場景和流向是否可控等,都是需要關注的。  實現數據合規2022 世界 盃 主辦 國的監管,需要法律體制、管理機制和技術手段三管齊下。法律法規對數據交易平臺也提出電子遊戲具體要求,《數據安全法》規定“從事數據交易中介服務的機構提供服務,應當要求數據提供方說明數據來源,梅西確診審核交易雙方的身份,并留存審核、交易記錄”。  目前華南數交公司進行了相應探索,建立了管理制度,例如“三級授權”,即:數據產品供方內部審核授權、專業機構合規審核評估、數據交易場所審核監管。在技術手段上,利用軟硬件設備監管數據流向,確保數據交易安全可控。  《21財經》:可否簡要介紹數據交易的流程?  謝江濤:數據交易的流程可以概述為:數據供方通過數據脫敏脫密、加工、清洗等環節,按照數據交易所的標準和要求形成數據產品后,向數據交易所申請交易;數據交易所將數據產品進行審核,例如是否具有資產憑證、相應授權,并提供定價參考,供方確認參考定價后在交易所掛牌。掛牌后,數據交易所會公布數據產品的說明、適用場景、競價方式等信息,征集需方。交易過程中,交易所會對需方資質、交易行為等進行審核、監控。最后經雙方確認,完成交易并由交易所提供交易憑證。  數據交易價格由市場決定  《21財經》:華南數交在交易規則上有什么探索?  謝江濤:作為國有企業,華南數交要保證不能走偏方向,更不能為了短期利益,踐踏國有資產。公司創立以來一直重視規則和規范,目前已經編制了交易制度體系,內容涵蓋交易前、交易中、交易后的數據流通交易全生命周期。目前有以下幾方面的成果:  一是數據價值評估模型。從多維度評估數據價值,為交易定價提供參考依據。  二是保障數據流通安全的路徑。例如我們正研發“數據流通一體機”,通過北斗鑒權碼、數據沙盒、多方安全和隱私計算平臺等,把規則、流程全部嵌入到軟硬件設備中。交易各方、數據經紀人可通過一體機交易,做到“可用不可動,流通不出域”。上述技術既可實現跨機構、跨區域數據資源互聯互通,也可為有關部門開展業務流、數據流、資金流等監管工作提供支2022 世足撐。  三是打造數據要素流通“根平臺-子平臺”體系。搭建統一數據交易基礎設施體系,解決共性需求,降低流通成本,打破技術壁壘,促進各類數據交易場所互聯互通。  《21財經》:華南數交在定價標準方面進行了哪些探索?如何科學評估數據資產價值?  謝江濤:首先明確一個概念,價格是由市場決定的,并非由交易場所決定的,交易場所內完成的是“數據議價”。  數據流通交易的定價維度、定價模型、定價方式有多種,交易所可根據以往交易的價格形成定價權重分析,作為交易參照,結合多維度評估模型、當前成本及未來收益判斷,得出估價,為買賣雙方提供議價參考。  針對市場數據,在市場沒有廣泛接受的定價標準之前,可采用“參考價格+撮合議價”的形式。因為數據不同于一般實體商品,它是可復制可二次交易,所以價格針對不同場景可調整商議,數據供方有一定話語權。到市場化階段,交易所就可以形成并公布價格指數,供市場參考。  針對公共數據,在未形成價格機制之前,可由行業主管部門或者價格部門提供參考收費機制,或由專業評估機構基于具體項目提供參考依據。  華南數交目前正在協助政務服務數據管理部門開展“公共數據資產憑證評估登記試點”和“數據資產融資試點”案例,探索在智能制造、環境保護、醫療、金融等領域先行先試,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試點案例。  《21財經》:目前數據交易過程中遇到的難點有哪些?  謝江濤:確權難,定價難,監管難,互信難,入場難等都是業內的共性難題。但上述問題都可以從技術及運作手段找到解決方案,更為突出的難題還是在政策、監管等方面。  一是,從現有的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則來看,數據交易場所面臨多頭監管的困局。目前,交易場所牌照的獲取由金融部門監管,公共數據流通交易由政務服務數據管理部門監管,各行業的交易則涉及不同主管部門,且社會數據仍有監管補位的需要。國家層面已經意識統籌監管的重要性,7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同意建立數字經濟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也是為了解決當前問題。  二是,目前監管主要針對場內交易。《數據安全法》對從事數據交易服務機構有明確規定,對違反規定的機構最高可處以100萬元罰款。反觀,場外交易則相對寬松,為“灰色交易”和“泛交易”留出了生存空間,據業內專家估算,近年黑市數據年交易已逾1500億規模。數據交易場所不等于整個數據市場,數據市場還應包括交易所之外的綜合生態,在法規和監管層面,應加強對場外交易行為的監管力度,積極引導數據進場交易。  《21財經》:相比于北京、上海的數據交易所,廣東將建立的數據交易所的競爭力在哪些方面?  謝江濤:廣東具有深厚扎實的產業基礎、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智慧高效的行政體系。其長期作為全國經濟人口第一大省,坐擁四座萬億級城市。2021年,數字經濟規模達到了5.9萬億元,連續5年居全國首位,產業優勢非常明顯。同時,廣東地理上連接港澳地區,正全力建設全球第五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有可觀的跨境數據合作潛力。這都為廣東建設數據交易所提供了巨大的現實需求和市場前景。在政策層面,今年5月召開的廣東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上明確提出“大力發展數字貿易”,也為廣東繼續深入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提供了精神動力。  其實,廣東早在2016年就開始籌建省級數據交易場所,進行了非常充分的項目準備。包括華南數交在內的籌備單位,已經在數據交易平臺、數據資產評估、數據交易安全體系和數據交易規則等方面取得一定建設成果,為下一步數據入場交易正式運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目前按照省政府相關工作要求,按“省市共建、廣佛協同”“一所多基地多平臺”模式的方向推進廣東省數據交易所的建設工作,將對標上海,爭取建成具有“廣東特色,全國一流”的數據交易市場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