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2021年電力市場化交易工作實施方案》印發_世界12強棒球賽 比分

核心提示日前,貴州省能源局、國家能源局貴州監管辦聯合印發《貴州省2021年電力市場化交易工作實施方案》。具體內容如下:貴州省2021年電力市場化交易工作實施方案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及相關配套文件精神,根據 日前,貴州省能源局、國家能源局貴州監管辦聯合印發《貴州省2021年電力市場化交易工作實施方案》。具體內容如下:貴州省2021年電力市場化交易工作實施方案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及相關配套文件精神,根據《電力中長期交易基本規則》、《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全面放開經營性電力用戶發用電計劃的通知》、電力中長期合同“六簽”及貴州能源工業運行新機制等有關要求,進一步規范市場主體交易行為,促進電力市場可持續發展,結合我省實際,制定2021年電力市場化交易工作實施方案。一、市場主體準入與退出市場主體包括電力用戶、售電公司、發電企業和電網企業。各類市場主體應在貴州電力交易中心注冊,并通過南方區域統一電力交易平臺參與交易。市場主體準入——電力用戶:1.根據《貴州省電力市場主體注冊管理辦法》完成注冊的經營性電力用戶。電力用戶不受電壓等級和用電量限制。2.完成市場注冊且從2021年開始簽訂批發或零售合同的電力用戶,全部電量需通過批發交易或零售交易購買,但不得同時參加批發交易和零售交易,且不再執行目錄電價。參加市場化交易的電力用戶,允許在合同期滿的下一個年度,按照準入條件重新選擇參加批發交易或零售交易。參加零售交易的電力用戶,合同有效期內原則上只能選擇一家售電公司代理交易。3.美國 世足支持中小用戶通過售電公司代理交易。10千伏及以下用戶須由售電公司代理交易。——售電公司:按照《售電公司準入與退出管理辦法》、《貴州省售電公司準入與退出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等有關規定執行。——發電企業:1.貴州省內統調火電企業、水電企業和其他新能源企業。其中水電企業和新能源企業暫參與發電權交易,待具備條件后可參與其他電力交易。2.參與交易的發電企業依法取得發電項目核準或者備案文件,依法取得或者豁免電力業務許可證。3.并網自備電廠公平承擔發電企業社會責任,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承擔政府性基金及附加、政策性交叉補貼、普遍服務和社會責任。——電網企業:參與交易的電網企業需取得《供電營業許可證》《電力業務許可證》,擁有輸電網、配電網運營權。市場主體退出1.自愿參與市場交易的電力用戶,原則上不得自行退出市場;無正當理由退市的電力用戶,由為其提供輸配電服務的電網企業承擔保底供電責任。電網企業為電力用戶供電的保底價格在電力用戶繳納輸配電價的基礎上,按政府核定的目錄電價的1.2倍執行。2.其他規定按照《貴州省電力中長期交易規則》《貴州省市場主體注冊管理辦法》《貴州省售電公司準入與退出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等相關文件執行。二、交易品種省內電能量交易1.省內雙邊協商交易。市場主體之間以多年、年、多月、月、月內為周期,自主協商交易電量、電價,形成多年、年、多月、月度、月內雙邊協商交易初步意向,經安全校核和相關方確認后形成交易結果。鼓勵雙方提交多年雙邊協商交易意向。2.省內集中交易。省內集中交易包括省內集中競價交易、掛牌交易兩種形式。探索開展競拍交易,由售電或購電方向交易中心提交競拍申請,通過電力交易平臺進行競價。集中競價交易。市場主體之間以多年、年、月、月內為周期,通過電力交易平臺申報電量、電價,交易中心根據調度機構提供的安全約束條件和市場交易規則進行市場出清,經調度機構安全校核后,確定最終成交對象、成交電量、成交價格等。電力用戶月度超計劃用電量事后撮合交易,視為月度集中競價交易。掛牌交易。市場主體之間以多年、年、月、月內為周期,通過電力交易平臺將需求電量或可供電量及價格等信息對外發布要約,由參與交易另一方提出接受該要約申請,經安全校核和相關方確認后形成交易結果。周邊跨省跨區電能量交易周邊跨省跨區企業可通過電力交易平臺與發電企業簽訂購售電合同,也可委托售電公司或電網企業代理參與交易。周邊跨省跨區交易采用多年、年、多月、月、月內雙邊協商或多年、年、月、月內集中交易等方式進行,鼓勵采用集中交易方式開展交易。電網企業送周邊跨省跨區企業輸配電價參考省內輸配電價執行,具體由購售電雙方協商確定。具體事宜由交易中心商相關市場主體確定。合同電量轉讓交易在年度、多月雙邊合同分解到月的基礎上,發電企業之間、電力用戶之間可開展合同電量轉讓交易。合同電量轉讓交易是指在不影響第三方權益的前提下,通過市場化交易方式實現市場主體之間全部或部分合同電量的有償轉讓,受讓方按轉讓前合同條款享受權利和履行義務。執行階梯電價、價格聯動的用戶不參與合同電量轉讓交易。交易標的包括基數電量計劃、“黔電送粵”計劃、直接交易合同、周邊跨省區交易合同。交易方式采用雙邊協商或掛牌交易進行組織。相關規定按照《貴州電力市場電量轉讓交易實施辦法》執行。電量互保交易電量互保交易是指在不影響第三方權益的前提下,具有直接交易資格的發電企業之間、電力用戶之間通過自主協商,簽訂電量互保協議,一方因特殊原因無法履行合同電量時,由另一方代發部分或全部電量進行電量電費結算,并按照實際發電量簽訂事后合同電量轉讓合同。電量互保交易原則上“一對一”簽訂電量互保協議,同一集團發電企業或同一市場主體所屬不同地域的企業可在企業內部建立互保關系,事后進行合同電量轉讓交易。執行階梯電價、價格聯動的用戶不參與電量互保交易,專場交易用戶只能與同類型用戶進行電量互保交易。電量互保協議簽訂后提交交易中心,每月20日前提交的電量互保協議當月生效。相關規定按照《貴州電力市場電量互保交易實施辦法》執行。省內發電權交易繼續開展省內水火發電權交易,具體方案另行制定。探索開展新能源發電權交易。電力現貨交易根據國家關于電力現貨市場建設有關要求,適時開展電力現貨交易。其他交易根據電力市場建設、產業發展、企業需求,可組織開展相關市場交易。具體方案另行制定。三、交易價格及定價機制電價組成電力用戶、售電公司購電價格由市場交易價格、輸配電價、輔助服務費用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等組成。1.市場交易價格。雙邊協商交易、合同電量轉讓交易價格由發電企業、電力用戶自主協商確定。集中競價交易、掛牌交易價格分別以統一出清價格和掛牌價格為準。合同電量轉讓交易價格為合同電量的出讓或買入價格,不影響出讓方原有合同價格及結算。2.輸配電價。按照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核定的標準執行,含電度電價、基本電價。周邊跨省跨區交易的電網或電力用戶輸配電價,由電網企業和跨省區電力用戶參照價格主管部門核定的省內輸配電價協商確定。3.輔助服務費用。按照輔助服務相關規定執行。4.政府性基金及附加。按照規定標準執行,由電網企業代收代繳。5.按照國家規定,電網企業對相關電力用戶計收功率因數考核電費。6.按照有關規定向交易中心繳納交易手續費。定價機制建立“基準價+上下浮動”的市場化價格機制。基準價按現行燃煤機組上網基準價確定,上浮不超過10%,下浮原則上不超過15%。具體交易價格由市場主體協商確定,第三方不得干預。現階段主要以年度合同為基礎,月度合同為補充,市場主體可根據市場供求關系變化,確定月度參與市場交易的方式、電量及價格。1.根據當期市場交易情況,為規避電力市場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對集中競價和掛牌交易限制最高、最低報價,最高不超過0.50元/千瓦時,最低不低于0.25元/千瓦時。2.建立分時段定價機制。分時段價格實行“基準價+上下浮動”機制,平段交易價格由發用電雙方協商確定,并作為基準價;峰段交易價格在基準價基礎上上浮最高不超過5%;谷段交易價格在基準價基礎上下浮最高不超過8%。3.鼓勵建立煤價-電價聯動定價機制。在基準價的基礎上,鼓勵交易雙方建立電煤價格聯動調整機制,以上年度煤炭平均價格和售電價格為基準,引入規范科學、雙方認可的煤炭價格指數作參考,按一定周期聯動調整交易電價,電煤價格浮動部分由交易雙方按比例分配。具體調整方式由雙方協商,并在合同中明確;調整期限應與電煤中長期合同期限有效銜接。采用煤價-電價聯動定價機制的市場主體,不能參與合同電量轉讓交易和電量互保交易。4.鼓勵建立電價-主要產品價格聯動定價機制。交易雙方可參考主要產品多年平均價格或上年度價格,協商確定基準價對應的產品價格、產品價格聯動調整幅度,并在合同中明確。采用電價-主要產品價格聯動電價的市場主體,不能參與合同電量轉讓交易和電量互保交易。5.鼓勵雙邊協商建立年度階梯電價定價機制。階梯電價和電量由市場主體自主協商,階梯電價分檔不超過3檔。采用階梯電價的市場主體,不能參與合同電量轉讓交易和電量互保交易。6.執行峰谷電價政策的電力用戶,參加市場化交易后繼續執行政府核定的峰谷電價。7.政府相關部門對因特殊原因未及時確定年度交易價格的交易合同,可確定臨時交易價格進行預結算,臨時交易價格可參考上一年度市場化交易平均價格確定。8.完成市場注冊但未參加市場化交易的電力用戶,可通過售電公司提供零售服務并探索建立通過競拍方式確定售電服務價格的市場價格形成機制,也可執行政府目錄電價。四、交易合同簽訂與執行市場交易合同1.市場交易合同分為電力中長期交易合同、合同電量轉讓協議、電量互保協議等。集中交易的成交結果通知書視為合同,并具備同等法律效力。2.年購電量500萬千瓦時以上的電力用戶,均須簽訂分時段電力中長期合同。電力用戶交易合同1.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電網企業在電力中長期交易合同中應明確各方權利義務、合同變更、合同電量轉讓、分時段量價、中止程序及違約責任等,合同條款不得約定其他第三方的權力義務。年度合同中事先約定限制轉讓或互保的交易電量,不得參與合同電量轉讓交易或電量互保交易。2.電網企業按照價格主管部門核定的輸配電價收取過網費,并按照交易中心出具的結算依據進行電費結算。售電公司交易合同1.售電公司交易合同分為電力中長期交易合同和零售合同,零售合同為售電公司與其所代理的電力用戶簽訂的售電合同。2.售電公司與發電企業、電網企業在電力中長期交易合同中應明確各方權利義務、合同變更、分時段量價、中止程序及違約責任等,合同條款不得約定其他第三方的權力義務。交易中心根據交易結果和執行情況出具結算依據,由電網企業負責電費結算,按照規定及時向發電企業和售電公司支付價差電費。3.售電公司與電力用戶簽訂的零售合同應約定電量電價、違約責任等權利義務相關內容,具備條件的可約定分時段量價。零售合同有效期不得超過委托代理有效期。零售合同簽訂后報交易中心備案。4.售電公司與電力用戶簽訂零售合同后,如需對合同電量及價格等關鍵內容進行調整,須經雙方同意,并通過電力交易平臺進行申報和確認,與原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售電公司參與市場化交易,按照《貴州省售電公司市場化交易工作指引》有關規定執行。合同簽訂1.市場交易合同簽約電量不低于上一年實際用電量或近三年用電量平均值的95%,生產經營調整較大的用戶可適當放寬至90%。其中年度中長期合同簽約量應不低于近三年用電量平均值的80%。2.鼓勵市場主體簽訂2~3年及以上周期的合同。3.根據我省電源結構及用戶用電特性,參考貴州電網實際負荷曲線和市場化交易情況,發用電雙方總體上按照峰、谷、平段簽訂電力中長期合同。峰、平、谷段小時數均為8小時,根據用電特性及實際負荷曲線分為5個時段,峰段為8~12:00、17~21:00,平段為12~17:00、21~24:00,谷段為0~8:00。4.市場交易合同除購售電雙方作為簽約主體以外,電網公司也作為簽約方,同時增加信用監管機構見證簽約。5.電力交易平臺應滿足國家電子合同有關規定的技術要求,市場主體應當依法使用可靠的電子簽名,按照規范合同范本線上簽訂電子合同。電子合同與紙質合同具備同等法律效力。6.電力交易平臺提交、確認的雙邊協商交易和集中交易產生的結果,各市場主體可將電力交易機構出具的電子交易確認單作為執行依據。合同執行順序多年合同優于年度合同,年度合同優先于多月合同,多月合2018世界盃32強同優于月度合同,月度合同優于月內合同。交易合同按簽訂時間先后進行結算。同一電力用戶在同一交易序列內與多家發電企業簽訂交易合同時,須明確合同結算順序,未明確的則按合同電量占比等比例結算。同類合同電量轉讓交易優先執行受讓方交易合同。五、交易組織及交易時序交易組織1.年初發布火電企業優先發電計劃和基數電量計劃,初步測算年度電力市場化交易規模,組織購售電雙方開展雙邊協商交易或集中交易。2.交易中心每月10日前發布當月開展相關交易的具體時間。3.在組織開展年度、多月雙邊協商交易的基礎上,依序開展月度集中競價交易、月度掛牌交易、月度雙邊協商交易。已簽訂年度、多月合同的市場主體月度有新增用電需求時,優先進行合同電量調整。未簽訂合同且有購電需求的市場主體,先參與月度集中競價和掛牌交易,未成交的電量再開展月度雙邊協商交易。4.電力用戶可自主選擇一家或多家發電企業購電,當電力用戶選擇兩家及以上發電企業購電時,須在交易系統中明確合同電量分配原則和結算順序。5.市場主體對交易結果有異議的,應當在結果發布1個工作日內向交易中心提出,由交易中心會同調度機構在1個工作日內給予解釋。6.對參加集中競價交易的市場主體進行最大電量限制。各發電企業參與年度、多月集中競價的總電量,不能超過調度提供的剩余最大發電能力;各電力用戶申報的總電量,原則上不能超過上一年度同期用電量。若是新增電力用戶,不能超過裝見容量計算的最大用電量。月度集中競價交易中,對單個發電企業申報售電規模進行最大電量限制。根據電力用戶申報的交易意向總電量×競爭系數K,折算成參與集中競價交易的發電企業發電平均利用小時數,則為發電企業月度集中競價交易小時數上限。對同一投資主體所屬的售電公司申報實行最大電量限制。若月度集中競價電量總規模大于10億千瓦時,申報競價電量不可超過當月競價電量總規模的20%;若月度集中競價電量總規模10億千瓦時及以下,申報競價電量不可超過2億千瓦時。同一投資主體所屬的售電公司月度競價年累計成交電量上限不超過16億千瓦時。單個售電公司售電規模應滿足《售電公司準入與退出管理辦法》相關規定。7.已簽訂交易合同的市場主體,如非電網安全約束影響,連續2個月履約率低于60%的,原則上不得參與集中競價交易。拖欠電費1個月及以上的電力用戶不得參與集中競價交易,簽訂還款協議的除外。8.掛牌交易采用“雙掛雙摘”方式進行,具體如下:發電企業、電力用戶分別通過電力交易平臺同時申報掛牌電量和掛牌價格,采用相互摘牌、滾動調整、即時成交的方式開展。集中競價未成交的申報記錄作為掛牌交易的初始掛牌信息,市場主體通過撤單、掛單操作改變買入價格或意向。未參加集中競價交易的市場主體可在開市后掛單。掛牌結束前,市場主體根據需要可多次進行買入或賣出。買方或賣方重新掛單的行為視為摘牌。當買方價格高于或等于賣方價格時,按價格優先原則自動摘牌成交,摘牌價格即為掛牌價格。當買方或賣方的成交量低于總掛牌量時,按買方市場主體掛牌時間順序成交。年度交易1.根據工作需要,11月上旬通過雙邊協商方式開展年度專場交易,交易主體包括部分重點行業、重點區域,交易規模不能超過調度提供的各發電企業最大發電能力。交易雙方通過雙邊協商形成年度意向協議,在年度專場交易申報截止前,通過電力交易平臺申報分時段量價,提交至電力交易機構,經調度機構調整安全校核通過后,于11月25日完成專場交易合同簽訂。鼓勵參與年度專場交易的市場主體簽訂多年分時段合同。合同中可明確電煤價格聯動、產品價格聯動及年度階梯分檔方式等條款,形成年度聯動價格與階梯價格相結合的定價機制。2.11月中旬開展年度雙邊協商交易,交易規模不能超過調度提供的各發電企業剩余發電能力。電力用戶可直接或由售電公司代理與發電企業協商確定年度分月分時段交易量價。11月中旬由發電企業與電力用戶通過電力交易平臺形成年度交易初步申報意向,并送調度機構安全校核,調度機構在5個工作日內將校核結果返回交易中心,交易中心在下一工作日內發布交易成交結果,并于11月25日前完成年度雙邊合同簽訂。逾期未參加的市場主體可參加后續組織的月度雙邊協商交易,原則上不進行追溯清算。月度交易1.根據發電能力和用電需求,每月15日前組織開展次月月度集中競價交易。市場主體通過電力交易平臺集中申報分時段電量需求和市場交易價格,以申報截止前最后一次有效申報數據作為最終申報數據,市場主體對申報數據負責,由電力交易平臺按照統一出清交易規則進行匹配,經調度機構安全校核通過后形成交易結果通知書,通知書一經生成即刻生效。2.集中競價交易開展后,根據發電能力和用電需求,組織開展次月月度掛牌交易。月度掛牌交易采取“雙掛雙摘”形式開展。掛牌交易成交,經調度機構安全校核通過后形成交易結果通知書,通知書一經生成即刻生效。3.每月17~23日為多月、月度雙邊協商直接交易申報時間,發電企業與電力用戶協商確定次月或后續月分時段交易量價,由發電企業通過電力交易平臺申報,電力用戶在23日前確認,電力交易平臺形成初步意向并經調度機構安全校核通過后,交易中心在下一個工作日發布交易結果。合同電量分月電量計劃及價格調整1.年度雙邊協商交易合同分月計劃及調整。簽訂年度雙邊協商交易合同的市場主體,應按分月分時段電量計劃執行。在合同總量不變的情況下,經市場主體協商一致,每月20日前可向交易中心申請調整次月分時段電量計劃,經調度機構安全校核通過后,交易中心按調整后的電量計劃進行考核。申請次月分時段電量計劃調減的市場主體,僅可作為出讓方參與合同電量轉讓交易,不得參與次月其他市場化交易。2.多月雙邊協商交易合同分月計劃及調整。簽訂多月雙邊協商交易合同的市場主體,應按分月分時段電量計劃執行。在合同總量不變的情況下,經市場主體協商一致,每月20日前可向交易中心申請調整次月分時段電量計劃,經調度機構安全校核通過后,交易中心按調整后的電量計劃進行考核。3.2020年6月、11月,經市場主體協商一致,可申請調整年度雙邊協商交易合同總量。4.年度、多月雙邊協商交易合同無剩余電量或剩余電量不足的,視為合同執行完畢,只可通過月度集中競價、掛牌交易等方式滿足調整電量、購買電量的增量需求,否則按偏差電量處理。5.年度、多月合同的交易主體可在每月20日前通過電力交易平臺的合同變更模塊,向交易中心申請調整當月及后續月分時段交易價格。若20日后提出申請的,只能調整后續月分時段交易價格。6.交易合同電量及價格調整由交易雙方通過電力交易平臺進行申報和確認,經調度機構安全校核通過后,交易中心統一發布調整結果,并作為合同執行依據,具有同娛樂城換現金等法律效力。7.在合同總量不變的情況下,簽訂年度、多月、月度合同的市場主體經協商一致,每月15日可進行一次月內合同電量調整,交易中心按調整后的電量計劃進行考核。月內合同電量調整規范由省能源局另行制定并執行。合同電量轉讓1.月度合同電量轉讓交易由交易中心以雙邊協商交易方式統一組織,有交易意向的市場主體通過電力交易平臺在每月23日前提交次月事前合同電量轉讓交易意向,經調度機構安全校核通過后,簽訂次月事前合同電量轉讓協議。2.月內合同電量轉讓交易由交易中心統一組織,市場主體于每月15日前通過電力南韓 世足交易平臺申報當月合同電量轉讓意向,經調度機構安全校核通過后,簽訂月內事前合同電量轉讓協議。校核結果直接作為調度執行依據,月內不再另行下達發電計劃。3.若合同電量轉讓交易出讓合同涉及專場交易市場主體,則受讓方應為參加專場交易的同類市場主體。六、安全校核調度機構按照各類交易的交易周期進行安全校核。當送出通道受阻限制發電企業發電能力時,原則上優先保障市場化交易電量。為保障系統整體備用和調峰調頻能力,各類交易開始前15個工作日,調度機構根據機組可調出力、檢修天數、系統負荷曲線及電網約束情況,折算各發電機組電量上限,提出機組發電利用小時數限制建議,并及時提供關鍵通道可用輸電容量、關鍵設備檢修計劃等電網運行相關信息,由交易中心發布。對年度、多月交易,調度機構負責提供次年、多月關鍵通道輸電能力、關鍵設備檢修計劃等電網運行分月信息,按照不低于關鍵通道可用輸電容量80%下達交易限額,由交易中心發布。對月度交易,調度機構在每月10日前提供或更新次月電網運行相關信息,按照不低于關鍵通道可用輸電容量90%下達交易限額;發電設備利用率應當結合調峰調頻需求制定,并向市場主體公開設備利用率。對月內發用電側合同電量調增和電量轉讓交易無約束交易結果,調度機構提供月內安全校核,參考月度交易限額制定方法,按照不低于關鍵通道可用輸電容量95%下達交易限額,該結果直接作為調度執行依據,月內不再另行下達發電計劃。根據各發電企業交易發電能力數據對申報的交易意向電量進行預校核,并向各發電企業提供剩余交易發電能力實時數據。發電企業申報的年度交易意向電量、交易電量不得超過年度交易發電能力。交易中心根據調度機構反饋的發電企業剩余發電能力情況,結合市場主體需求,靈活組織市場化增量交易,并將交易結果送調度機構執行,不需進行安全校核。年度、多月交易閉市后第一個工作日,交易中心將年度、多月雙邊協商交易意向電量提供調度機構進行安全校核,調度機構5個工作日內完成安全校核并將結果反饋交易中心。其他交易閉市后第一個工作日,交易中心將所有月度協商交易意向電量提供調度機構進行安全校核,調度機構2個工作日內完成安全校核并將結果反饋交易中心。交易中心收到安全校核結果后2個工作日內發布交易計劃。安全校核未通過的,調度機構需出具書面意見,由交易中心進行發布,并按以下原則削減電量:總體按照月度雙邊協商交易、月度掛牌交易、月度集中競價交易,多月雙邊協商交易、多月掛牌交易、多月集中競價交易和年度雙邊協商交易、年度掛牌交易、年度集中競價交易、年度專場交易的順序依次削減,其中掛牌交易按照摘牌時間先后削減,集中競價交易按照價格優先原則削減,價格相同的按發電側節能低碳電力調度優先級削減,雙邊協商交易按時間優先、等比例原則削減。七、發電計劃形成與執行各發電企業發電計劃分為基礎電量發電計劃和市場化交易增發電量計劃,交易中心負責市場化交易增發電量計劃。1.基礎電量發電計劃由省能源局在年初下達。2.市場化交易增發電量計劃根據各電廠參加交易情況確定,火電企業市場化交易電量與發電量原則上按1:1.08核定。另有規定的,按有關文件執行。根據省能源局下達的年度基礎電量發電計劃,發電企業與電網企業簽訂廠網間年度購售電合同,合同電量計劃分解到月度,由電網企業提交交易中心備案。交易中心根據年度市場化交易合同約定的月度分時段電量計劃和月度各類交易分時段成交結果,匯總編制發電企業市場化交易月度發電計劃,按月提交調度機構。調度機構根據市場化交易月度發電計劃、月度基礎電量發電計劃,統籌清潔能源消納、發電企業檢修計劃及負荷變化等情況,編制發電企業月度總發電計劃。調度機構負責執行月度發電計劃,交易中心每日跟蹤并公布月度發電計劃執行情況。市場主體對月度發電計劃執行提出異議時,調度機構負責出具說明,交易中心負責公布相關信息。發電企業、電力用戶要服從統一調度管理和市場運營管理。電網安全發生緊急情況時,調度機構要按照安全優先的原則進行調度,事后應及時披露事故情況及計劃調整原因;影響較大的,應及時報告省能源局和貴州能源監管辦。年度、多月雙邊協商交易合同簽訂后,由于電網送出通道受阻造成發電企業欠發電量時,發電企業仍按合同約定履行相關責任和義務,交易中心根據對應電力用戶實際用電量,在后續月份追補發電企業欠發電量計劃。對因特殊原因未及時簽訂年度合同,但已根據有關要求進行臨時結算的發電企業,在補簽交易合同后,對交易增發計劃實行多退少補。八、合同電量偏差處理及電費結算合同電量偏差處理1.建立市場化交易合同偏差電量結算機制,發電企業和電力用戶的合同偏差分開按月清算、結賬。2.電力用戶各時段完成電量大于對應時段合同電量計劃時,超出部分仍按各時段交易價格與對應發電企業結算。各時段完成電量小于對應時段合同電量計劃時,按對應時段實際完成電量和電價進行結算。3.電力用戶月度總完成電量小于月度總合同電量計劃,對其5%以內的少用電量免于支付偏差考核費用,5%以外的少用電量按照所有合同加權綜合均價的5%支付偏差考核費用。其中:售電公司需指定任一代理用戶所屬供電企業收取偏差考核費用。4.偏差考核費用納入貴州電力市場交易資金池,由省級政府管理部門進行統籌安排。電費結算流程及要求1.電力用戶和發電企業原則上按照電網企業抄表例日的抄見電量計量當月用電量和上網電量,抄表例日后的電量計入次月用電量。2.電力用戶電費構成包括:電量電費、偏差考核電費、輸配電費、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等;發電企業電費構成包括:電量電費、偏差考核電費、平均分擔的結算差額資金、輔助服務費用。3.對日分時段電量實行按月匯總,分時段分別結算。因特殊原因無法進行分時段交易結算時,購售電雙方可協商按照綜合均價進行結算。綜合均價由購售電雙方協商確定。4.月度用電結算順序依次為:年度交易分月電量、多月交易分月電量、月度交易電量、月內交易、偏差電量。5.新能源企業參與市場交易,結算涉及中央財政補貼時,按照《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管理辦法》等補貼管理規定執行。6.交易中心負責向市場主體出具交易結算依據,市場主體應及時核實確認,如有異議需在1個工作日內通知交易中心,逾期視為無異議。7.電網企業根據交易中心出具的結算依據,分別與發電企業、電力用戶結算相關電費。8.與售電公司簽訂購售電合同的電力用戶結算關系維持原有方式不變;售電公司與電力用戶的結算,按照有關規定執行。9.遇特殊情況需對合同電量進行清算時,由交易中心將清算電量提供調度機構進行安全校核,校核通過后列入次月市場化交易增發計劃。10.完成市場注冊且已參加市場化交易的電力用戶,合同期滿后未簽訂新的交易合同但發生實際用電時,不再按照政府目錄電價結算。其中,參加批發側交易的用戶按照偏差電量處理辦法進行偏差結算;參加零售側交易的用戶由用戶所在地電網企業按照保底價格進行結算。11.未及時簽訂年度交易合同暫進行臨時結算的市場主體,后續年度交易合同簽訂后,不再對前期臨時結算電量及電價進行清算。對超過臨時結算期限仍未簽訂年度合同的市場主體,參照上述條款執行。其中:參加批發側交易的用戶按照偏差電量處理辦法進行偏差結算;參加零售側交易的用戶由用戶所在地電網企業按照保底價格進行結算。九、違約責任輸配電服務合同中,應明確電力用戶在規定期限內未交清電費時,承擔電費滯納的違約責任。電費違約金按照相關規定計算。電力用戶應先支付當期電費、再依次支付陳欠電費、當期電費違約金、其他電費。電力用戶欠費達30日或在下一次抄表例日前,交易中心下達中止交易預通知;預通知后10個工作日內仍不交清電費的,經商相關市場主體并申請政府管理部門授權后中止交易。市場主體拖欠交易手續費達30日或在下一次抄表例日前,交易中心下達中止交易預通知;預通知后10個工作日內仍不交清交易手續費的,經商相關市場主體并申請省級政府管理部門授權后中止交易。建立完善紅名單制度,對遵法守信、信用評價良好以上的市場主體,列入紅名單,并給予同等條件下市場化交易優先等激勵措施;對違反交易規則、存在失信行為的市場主體,納入不良信用記錄,情節特別嚴重的,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售電公司未與發電企業簽訂電力交易合同,但愿意按照偏差處理辦法從批發側購買電量履行零售合同時,需向交易中心繳納銀行履約保函或保險公司履約保證保險,規避市場履約風險。探索采老虎機 規則用拍賣等方式處理售電公司違約后剩余合同。十、信息披露交易中心、調度機構應公平對待市場主體,無歧視披露公眾信息和公開信息,嚴禁超職責范圍獲取或者泄露私有信息。各市場主體應遵循及時、真實、準確、完整的原則,提供相關信息,由交易中心負責進行管理和發布。十一、保障措施加強交易監管完善相關制度,切實加強事中事后監管,重點對市場主體履行合同和執行市場運行規則等情況進行監管,確保電力市場健康運行。建立健全交易合同糾紛協調仲裁機制,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持續開展電力市場交易信用系統和信用評價體系建設,建立完善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建立市場主體年度信息公示制度和市場化交易預警機制。嚴格執行退出機制嚴格執行市場主體退出有關規定,當市場主體出現瞞報信息等觸發退出條款行為時,交易中心按程序申請政府相關部門授權,取消市場化交易資格。規范市場干預行為1.如遇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電煤供需嚴重失衡、電煤價格整體大幅波動等情形,政府相關部門有權暫停市場交易,全部或部分免除市場主體違約責任。2.為確保電力有序供應及電網安全,電網企業按照有序用電方案或發電能力不足的電廠對應的交易用戶優先限電原則,安排相關電力用戶有序用電,并限制發電企業參與世界 盃 外圍 賽 直播市場化交易。3.實施有序用電的電力用戶,可通過市場化方式與發電企業協商提高交易價格,增強發電能力。調度機構和交易中心應優先滿足該類用戶的交易合同電量。十二、組織實施與管理省能源局負責統籌全省電力市場化交易工作,協調能源監管部門、價格主管部門推進相關工作,指導交易中心、調度機構落實具體工作。貴州能源監管辦負責對市場交易實施過程進行監管。貴州電網公司負責提供輸配電服務和電網安全校核。貴州電力交易中心負責市場交易、結算、統計管理、信息發布等工作。貴州電網公司和貴州電力交易中心要加強電力市場化交易的宣傳引導,各市場主體簽訂的電力中期交易合同須有量、價和曲線。電力市場化交易重大事項由貴州電力市場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提交貴州電力市場管理委員會審議,必要時報省能源局和相關部門審定或批準。【來源:貴州省人民政府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