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對搜狗的收購,至少有下面三層含義_世足時間表

核心提示來源:創事記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怪盜團團長裴培來源:互聯網怪盜團昨天,騰訊已經向搜狗發出了私有化收購邀約。如果不出意外,搜狗應該會很快被騰訊收購整合。本怪盜團當然不掌握什么內部信息,也不清楚騰 來源:創事記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怪盜團團長裴培來源:互聯網怪盜團昨天,騰訊已經向搜狗發出了私有化收購邀約。如果不出意外,搜狗應該會很快被騰訊收購整合。本怪盜團當然不掌握什么內部信息,也不清楚騰訊管理層具體的想法。不過在我看來,這次收購至少應該包含了如下三層含義。首先,從宏觀層面講,自從2019年以來,騰訊有一個清晰的變化趨勢,那就是從“非正式帝國”轉變為“正式帝國”。這一點,怪盜團此前的文章當中有過分析。在歷史上,外界一般認為:阿里巴巴喜歡收購并表,騰訊則喜歡戰略投資和聯營。然而,上述刻板印象也是很晚才形成的——在2016年以前,阿里也不太喜歡收購,當時人們一般認為“阿里喜歡投資,京東喜歡單干”。阿里通過并購建立“正式帝國”的努力始于2016年,而騰訊則始于2019年。一個互聯網巨頭應該何時依賴投資、何時依賴并購,不能一概而論。即便是轉向并購,騰訊的組織架構也明顯比競爭對手寬松,事業群、事業部享受著很大的獨立自主權。從財務角度看,并購可以明顯增厚營業收入,投資人可能給予其較高的估值。無論如何,騰訊已經一再顯示了加強自身體系控制的決心:2019年四季度收購了Supercell;2020年二季度更換了閱文管理層;2020年三季度又提出收購搜狗。如果接下來還有更多、更大的類似動作,我不會感到奇怪。其次,搜狗是微信搜索功能的技術支持者,微信接下來可能要強化搜索功能了。現在,微信生態內部每天都在產生海量信息,但是微信搜索功能的存在感并不強,大部分人可能只是搜索聊天記錄、朋友圈之類。“搜一搜”功能推出已經兩年,但是滲透率不高;公眾號內部的搜索功能使用者很少;也很少有人用微信搜索站外內容。如果搜狗并入騰訊,上述情況可能有根本性改變。過去幾年微信推出的新功能,有很成功的,例如小程序、線上 投注 站看一看、視頻號;也有很不成功的,例如時刻視頻、好物圈。搜一搜介于兩者之間——它的功能其實很強大,但是未得到足夠的關注和使用。強化這個功能,可以進一步鞏固微信在媒體內容分發方面的優勢。在財務上,如果搜一搜引2022世界盃外圍賽進競價排名之類的廣告,將成為一個重要收入來源。但是,這個功能的具體發展路徑還要看張小龍的態度。第三,搜狗輸入法是中國DAU最高的移動APP之一,按照QuestMobile的統計甚至可以列入前三;但是,由于它是工具APP,這些DAU沒有產生很大的戰略或財務效應。移動互聯網的流量紅利早已耗盡,互聯網巨頭都在自己的生態系統之內挖掘潛力。騰訊有沒有可能激活搜狗輸入法,賦予它一些新的功能,或者將流量高效地導出?這讓我想到了阿亞洲預選賽里/螞蟻通過改版支付寶,試圖激活支付寶的大批用戶,將其導向餓了么、口碑等本地生活服務。不過,搜狗輸入法面臨的情況更棘手——它是一個純粹的工具,用戶法國對葡萄牙直播甚至極少打開它的APP界面歐冠小組賽,也談不上“有效使用時長”。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所有的工具APP都面臨著類似的問題,工具屬性越強,問題就越嚴重。我暫時還看不到扭轉這個問題的靈丹妙藥。如果微信真的要加強搜索功能,那么會在一定程度上被沖擊——不過,在短期,也沒必要高估這種沖擊。2018年以來,今日頭條也在大力發展APP內的搜索功能,至今也沒有對形成太大的沖擊。微信對新浪微博的沖擊倒是有可能被低估——“搜一搜”里的熱搜詞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微博熱搜;自媒體可以獲得一個新的流量入口,可以在微信內部“蹭熱點”。這無異會加強微信平臺對內容創作者的吸引力。與此同時,微信內容分發功能的進一步強大,還可能擠出UC瀏覽器等“內容分發平臺”的用戶——例如,現在微信公眾號已經新增“視頻”入口;今后,用戶可以通過看一看、搜一搜接觸到微信內外的各類內容。所以,很多用戶就沒必要使用移動瀏覽器或新聞門戶去刷內容、殺時間了。當然,我們必須注意:張小龍仍然是一個非常克制的極簡主義者,他是不贊成微信功能無限擴大、占據用戶時間無限延長的。在現階段,張小龍的主攻方向可能是視頻內容——包括1分鐘以內的視頻號,以及1分鐘以上的公眾號視頻。微信搜索功能究竟被賦予了多高的優先級?微信是否需要通過搜索來進一步延伸用戶時長?不一定。無論如何,答案要等到今年年底或明年,也就是搜狗正式整合并入騰訊之后了。